|

新創活動蛋塔熱,可別走向泡沫化!

   

作者:郭展榮
 

台灣創新創業的活動將在這十個月內來到高峰,每個活動策展者都想破腦汁找出自己活動的特點。最殘酷的就是免費的活動不見得會像以前一樣湧入了人潮,因為有能量的創業者或新創團隊想找的是能立即有幫助的新夥伴或資源,而不是再進行一場累積名片的比賽。

活動策展人的無奈

辦一場活動是很累人的,但為何大家會一窩蜂地在辦呢?是為了收集名單嗎?建立自己的社群嗎?進行服務或商品的測試呢?還是因為別人家有,所以我們也要辦呢?

以前辦新創活動收費用是會被嫌的,但現在辦活動(尤其是拿了政府的錢辦免費的),人數沒到預期,還要臨時找家人來當路人甲,因為人數常常被拿來當作活動成功的KPI。為了吸引錢都拿去創業的人來參加,就很難靠活動來賺錢。但如果不收錢或只收一點錢,活動單位可能就要靠別的收入來支持或將面臨到無法永續經營的困境。

創新創業的活動之間雖然各有其出發點,但還是可以分不同類型的。從有經驗的創業家分享會、大型年會+DEMO+國外的嘉賓,到和天使或創投的媒合會等,都是常見的活動類型。但對創業圈不熟悉的人想辦活動,或想做出有自己特色的活動,主辦單位為了找到「可能」會吸引人來的賣點,往往傷透腦筋。

事實上,辦創業型活動的過程本生就是像在創業!如果不知道在解決誰的問題,就算是免費的,都有人嫌貴。

舉辦創業活動的本身,就像是在創業!

參加者期望變成失望

身為活動策展人,必須能在事前就挖掘出目標客群的需求,並從宣傳、報名到舉辦的整個過程,都能滿足參加者的預期,甚至得到超出預期的更棒體驗。

常常會聽到想要參加活動的朋友說:「最痛苦的就是不知道要去哪一場!」有的時候可能抱著好奇心報名了,去了一次後大失所望,就再也不想探索其他社群的活動了。

常覺得台灣人有著很微妙的老實性格,在創業活動中,有時大家太客氣了,換名片時還怕自己的熱情造成別人的不舒服,就打消了聊一聊的念頭。但明明就想要多認識些夥伴,卻坐在角落等待別人來尋找。面對這種文化,活動主辦方有時候會不知所措,為了熱場,經常會聽到主辦人大聲的喊著:「大家不要害羞、請保握機會!」

活動可以一起來合辦嗎?

最近常被韓國、新加玻等亞洲國家的合作夥伴問到:「為何在我們國家往往只有一、兩個代表性的國際型年度DEMO SHOW,但在台灣卻有超過五個以上呢?」

「是台灣創業團隊多到需要很多的舞台嗎?」我不僅猜想,當九月份花博開幕的時候,到底是目前已經在辦的大型國際型活動會進駐呢?還是會有第六場呢?

為了一個更好的未來,我們常常建議創業團隊要互相合作,有時將兩個團隊整合在一起打群架,就能把資源效益用到最大化。這個建議是否也可以給活動主辦單位參考呢?目前最希望看到台灣的各個年度大會一起合作,辦一場更大型的活動,邀請更多亞洲夥伴來參加,不然真的很難和國外夥伴建議到底台灣的代表性活動是哪一個?

最希望看到台灣的各個年度大會一起合作,辦一場更大型的活動。

最希望看到台灣的各個年度大會一起合作,辦一場更大型的活動。

台灣新創圈的未來

一場成功的活動,精細的規劃與執行,以及主題定位的正確性,絕對是關鍵!光衝人數或透過免費的餐點來創造更大的排場,都不是活動是否成功的關鍵。創業者或新創團隊來參加活動,除了不斷的學習,就是希望能透過活動介紹自己的夢想、推廣自己的商品和服務,或不斷地尋找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

如果活動策展人和參加者都不太確定自己舉辦或參加活動的起心動念,那台灣新創生態圈的發展會不斷的空轉,最後真的有能量的團隊或資源提供者也就不來參加或支持,到最後台灣又把自己走到死胡同裏去了。

新創的活動如果是PITCH,就應該要邀請到真的會投資前期種子階段的投資者,而不是一天到晚靠著VC的名號來”賣”活動。如果是媒合性的活動,大家不仿更積極地在交換名片時去PITCH自己的點子。

台灣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節奏,才有機會實現更好的未來。

Author:

Share This Post On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