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報導】一場木工數位化的溫柔革命

   

作者:吳秉慧

WKidea創辦人,也是《數位化木工教學》FB社群版主的康仕旻利用CNC工具機結合傳統木製加工業,活用於木製作品上,改善台灣木材使用率過低的問題,並且利用數位化加工,讓原先會被丟棄的邊角料,製造成為各種不同、令人驚豔的客製化產品。

找到利基點,引爆木工新契機

15936610_1363746707031023_2530377213273880595_o

WKidea創辦人 康仕旻

「數位化真正最大的精隨就是在利用率。」康仕旻說,由於材料本身會因為過度消耗而消失,可是很多邊料會被淘汰掉,但這些東西都可以再加工利用做成其他小產品,例如名片盒、手機殼等。而數位化木工最重要的精隨就是在於把利用率提高,以降低成本,再加上數位化之後,也能相對減少所需人力成本。

康仕旻以FUSION 360畫出後再加工的作品為例,將一塊木頭中間挖洞後成為外框,而中間挖掉的部分也可以再利用,每個部分都能做成不同商品;但這些不同部分接合起來又是一個新的東西,不僅提高利用率,再加上結合皮革、金屬加工等技法,同時也成功達成與其他類似商品的差異化。

例如看似簡單的木製名片盒,加上了旋轉磁扣盒型的專利就大大提升了質感與實用性,康仕旻也成功打造屬於自己的商品特色,以吸引並且留住消費者的目光,同時也建立長期的品牌忠誠度。

燃燒自造魂,從工程師到創業家

15896402_1363747373697623_862060668993835657_o

「數位化好玩的地方,就在於藉由數位化以快速變動你的作品形體。」康仕旻說,採用傳統手繪的方法時,可能會因為客戶每次的微小更動,而必須重新修改整份設計圖,但如果使用軟體去調整修正,只要改變參數值,就能迅速畫出客戶所需的新設計,不僅能省時也省力。

「數位化能夠增加更多曲面,但並非取代傳統。」康仕旻強調,以製造圓形椅子為例,他需要一個準確的準點,而利用數位化的精密計算,就能跑出所需的弧度,創造雙贏的局面,而一般手工較難進行大量生產,數位化木工同時也能達成更高的產能。

2014年他與其他公司共同研發精密木工機台,開啟了一連串「如何推動台灣的木業轉型」的思考。康仕旻說,最初獨立設計出木質手機殼,並外包生產,不過外包常出現未成品,產生不合格品比例過高以及良率太低的問題;為了達到最高的成品良率,他決定從設計到加工出品,全部自己動手。

「每段時間都是一個轉折點,我不可能馬上就會數位化木工,也不會一下子就玩CNC,一個人不可能馬上就會,那怎麼樣才能讓你學會呢?」在踏上數位化木工之前,康仕旻從設備工程師到業務,再從業務到創業,自己學習3D設計工具、接觸CNC機台。

15936535_1363746777031016_1446365980097183185_o

看似簡單的木製鉛筆盒,其實需要許多精密的加工技術

總結

透過一步一步穩紮穩打的經驗,康仕旻從不同領域開始再到木業加工;再從自學軟體以及硬體設備,到開始從創作走向教學,希望能夠帶動數位化木工的學習與普及,以提高產業競爭力。

以美國為例,美國提供許多免費的設計軟體,讓使用者開始成為製造者,使更多人接觸這一塊且能更方便學習。「其實數位加工不難,要先了解軟體之後,再去了解硬體。」

康仕旻說,希望能夠透過教學,來帶領有心人真正進入數位化木工的工藝領域,創造出更獨特的產品價值。

活動影片

Author:

Share This Post On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