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工黑手新價值:成為Maker創意推手

   

作者:歐敏銓

 

去年曾走訪了位在台中東區的一個社區,由里長伯親自帶領參訪,每走幾步就是一家加工廠或材料行、工具行,每家加工廠的專業能力又各有不同,如精密CNC、車刀研磨、塑膠中空成型和放電加工等等,也就是說,一個需機械加工的產品,在這裏可以完全得到滿足。

這地方稱為東門社區,在地人稱之為「黑手窟」,已經有40年的發展歷史了,這裏曾經創造傲人的經濟,但如今已風光不再。

台中東門社區的放電加工師傅

台中東門社區的放電加工師傅

而像東門社區這樣的加工社區、工業區,在台灣從南到北可說是處處可見。這些中小工廠的老闆很多都在某一波的市場成長需求中賺到了錢,到現在仍有老客戶的訂單可接,但又面臨轉型及接班問題,想收手過退休生活,又為了老員工的家計而不忍心說收就收,因而苦苦撐著。

重視匠人,創新價值

然而,走到Maker運動風生水起的這個時代,匠人手藝再度受到重視,這些小工廠其實是台灣的重要資產,裏頭的機具可能已舊,但老師傅所擁有的技藝仍有獨到之處,應該找到傳承和活化運用的出路。

若你也看了由阿部寬主演的《下町火箭》影集,對其中一幕戲必然也印象深刻:一家世界級工廠(帝國重工)的火箭研發部門主管,走進了阿部寬猶如鄉下工廠的研發室中,當他看到這群黑手師傅用手工藝研磨出比自己用最尖端加工設備做出來的液態氫引擎更高的精密度時,他心中的震撼可說是巨大無比的。

阿部寬展示手工技藝成果,震撼大企業主管。

阿部寬展示手工技藝成果,震撼大企業主管。

事實上,去年到美國矽谷參訪Maker Faire Bay Area嘉年華會的時候,也見證到他們對傳統技術傳承的高度重視,例如在一個大型的裁縫館區,擠滿了動手做的婦女人潮,在這裏可見到阿嬤正教導孩子們如何使用裁縫機、如何手工為自己的服飾加工縫製的更美麗,而孩子們那熱切學習的眼神,實在令人感動。

在2015 Maker Faire Bay Area的裁縫館,女孩正專心傳承阿嬤的裁縫技藝。

在2015 Maker Faire Bay Area的裁縫館,女孩正專心傳承阿嬤的裁縫技藝。

Maker x 在地製造,讓自造再上層樓

在Maker圈已有一些加工廠串連Maker的動人實例,例如台南的尚益銅器公司大力支持成大資訊系蘇文鈺老師及其團隊打造出他們的Lulu’s Hand咖啡濾杯,讓他們有機會將創意實現,在台灣FlyingV和美國Kickstarter皆募資成功,因而也讓尚益多出一條產品線來。

新創計畫Luluʻs Hand獲得台南尚益加工廠老闆的全力支持。

新創計畫Luluʻs Hand獲得台南尚益加工廠老闆的全力支持。

另一個例子則是位在中壢、擁有龍門大型加工機台且能具備鈦合金加工能力的新勝公司,因受到到鋼鐵人實作聯盟Greg的熱情感召,慷慨提供工廠空間及設備給該聯盟成員使用,目標呢,希望打造出台灣的大型機器人,站上國際鋼鐵擂台與美國隊的 Megabots 和日本隊的Kuratas機器人釘孤支對戰。

新勝公司成為鋼鐵人實作聯盟加工基地。

新勝公司成為鋼鐵人實作聯盟加工基地。

是的,加工產業可能衰退,但實體世界對加工技藝的渴求只會與日俱增,只是需再串接到這些能發光發熱的需求,而這個需求最大的機會就是與Maker運動接軌。

《Maker x 在地製造》行動計畫啟動

因此,今年MakerPRO將推《Maker x 在地製造》行動計畫,開始走訪台灣的製造業夥伴。我們的目標有三:

1. 直接目標:把「願意接Maker小單」的製造商找出來,讓有需求的Maker/HW Startup更容易找的到。

2. 理想目標:將「願意成為Maker創作夥伴」的設計及製造資源找出來,成為Maker/HW Startup實作上的最強後盾。

3. 延伸目標:建立一個平台系統,這平台以Maker生態圈黃頁資料庫為基礎,進一步可串連歐美的Maker/HW Startup社群,讓每個有需求的自造者,都能在上面找到需要的資源,同時也能協助中小產業轉型,跨入創新領域!

至於《Maker x 在地製造》的推行意涵,可從兩個層次來看:

其一,與世界接軌:

在全球Maker運動的發展中,目前已有愈來愈多亮眼的Maker Project走向市場,但大多數團隊都遇到類似的問題:找到可以信賴的製造服務資源。

台灣的製造資源很豐富,加工產業的品質也是全球數一數二的,「Made in Taiwan」的字樣甚至遍佈全球!但在這一波由Maker主導的Bottom up智慧硬體創業中,台灣的製造優勢並未與世界潮流順利接軌,在歐美的新創者甚至只知道到有一個「深圳」可以提供製造服務。

若我們能將全球Maker to Market的「需求」與台灣設計服務與小量製造承諾的「供給」做有效的串連,台灣有機會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其二,在地化發展:

在Chris Anderson的《自造者時代》一書中已預示Maker運動走向”家庭手工業”、”手工產品工業化”… 等等發展,這些發展都與「在地化」 息息相關:融入在地化的特色,以及在地化製造的支持。

其中在地化製造包括讓Maker取得更好用的POC(Proof of Concept)數位製造工具,以及有更多願意接手沒錢的Maker/Startup的設計服務(EVT->DVT->PVT), 以及小量生產需求的優質加工廠,後者是這次計畫想發掘的重點。

我們期待更多在地製造業者成為與Maker創作者緊密結合的一環,除了接單,還能更進一步讓加工不只是代工,而是用「工藝」支持「創意」,彼此成為共創事業夥伴。

最後,如果你願意為這計畫提供一些協助,例如推薦參訪廠商,但對計畫及平台有任何想法,都歡迎提出喔!

owenou
owenou

Author: owenou

曾投身IT、電子科技媒體報導十多年,因認同Maker運動的創新實作精神,創立MakerPRO,致力結合媒體、產業與PRO Maker、開發者的社群力量,共同推展科技創造力。

Share This Post On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