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如何與Startups共創美好未來?

   

作者:Lman

從我們開始探索如何建構 Startup Ecosystem時,我們就不斷的思考:立足在台灣,到底我們該如何被世界看到?而到後來我們發現不是要被世界看到,而是走入世界、融入世界。

創新創業逐漸興盛

這是我們的上一代,也就是現在檯面上知名的企業家們達到過的高度,但很奇怪的,到了六七年級後,這些似乎都少見了,而這一兩年,政府也開始積極推動創新創業,其實是一個好的方向(但不見得是好的作為),而為何由國家推動是正確的,這可以試著用企業管理上常用的一個工具 BCG(Boston Consulting Group) Matrix來做解釋 。

創新本來就沒有捷徑,也不要認為會有先知知道該走哪個方向,倘若真的有所謂確切的方向,或者有先知知道,那就大概都不是創新了。

全球創新創業正熱,但如何做到企業資源與開放創新的Co-Creation呢?(圖為Highway 1的2015春季Demo Day)

尤其以國家的高度來說更是,在早年整個世界還處於遠遠供不應求的年代,只要你認真把事情做好,就會有機會出頭,但到了現在,新一代所受到的教育程度普遍比上一代還高,卻可以發現整個國家的前進越趨緩慢,甚至大多數人受越高的教育後,選擇的卻是越風險趨避。

直到現在,國家開始推動創新創業,以及整個世界的趨勢走向,都積極的在推動著創新創業時,不論再怎麼樣遲鈍的人,也會開始改變了。

於是可以看到台灣年輕人,在發現社會上對於年輕人不是那麼的友善,薪水僅有22K時,與其期待政府和企業的改變,那還不如自己開始追逐夢想,或者有些人是看到了某些缺口或痛點,而試著透過自己的創意來提供能改善這些缺失的服務,而台灣也開始有著如同國外的孵化器/加速器服務的出現(包含 South Star Xelerator 南星創速器 ),但也可以發現台灣傳統育成,與國際不太一樣的地方(甚至可以說,已經是另外一種台灣特色,這我們大概得另外探討)。

企業如何做最有效的創新?

但是在國外可以看到企業積極的透過「外部創新」來解決創新的挑戰,因為創新真的是困難的,很多人或企業都以為我比你有資源、比你有錢、比你有人脈,所以我來做會比較有效,如果這個論點是True,那麼照理來說,台灣是不會有檯面上這些已經是世界知名的企業的,因為比錢、比資源,比我們多的、大的,比比皆是。

而真正有機會創造更多可能的,一直都是「人」。在《設計的力量》一書中, 也可以看到「可口可樂如何透過有效的創新,來解決其企業成長」的大哉問,而在台灣,千萬不要認為你比別人聰明,在你這樣想的時候,真正比你聰明的人早已藉由你認為最笨的方式,不斷的往前做更多創新了!

其實透過外部創新,是一個很聰明,而且其實很省成本的方式,不過,透過跟 Startups合作,更是件聰明、省成本、有效率、找人才、找機會……等的好方法,新創本就會試著用最精省(Lean)的方式,來尋求正確的PMF(Product Market Fit), 在探索未來時,這方式反而比透過大船(企業)自身的探索快速許多。

有些企業或許會說:「我們做IoT很適合,因為我們本來就是搞硬體的,而IoT省不了硬體,所以我們(企業)比新創還要有機會」,這個論點可以說對,也可以說不對,因為企業內,本來就會透過自身擁有的優勢來做漸進式創新 ,所以,只要在其核心優勢的範圍內去做比較,這確實是企業自身的強項。

若企業本身的目標就是做到這樣,那也只是在IoT的生態中扮演「硬體供應商」的角色,但如果你想探討和扮演的其實 More than that呢?那就會發現原本的優勢,瞬間變成了劣勢,你以為你有硬體生產優勢,但這優勢會開始綁住你,因為IoT裡面的主角其實是”I”nternet,接著是 “o”(亦可指 c”o”nnectivity),最後才是 “T”hing。

Thing的business model幾乎不脫 Buy & Sell,而如果你有認真做o (c”o”nnectivity),那麼也算接近Buy & Sell,但在台灣大多都是拿現成turnkey solution來做,掛個WiFi、BLE就可以說是IoT Ready的裝置,但其實這部份真正的贏家,卻依然是原本的核心提供者。

而如果講到Internet呢,其Business model幾乎可以肯定不是Buy & Sell,但若在企業內試著做這類創新,將會發現內部的資源排擠、資源衝突,這幾乎可說是必然發生,那麼該怎麼做是比較有效的創新呢?答案就是透過「共創」 (Co-Creation)。

Open Innovation from PCH & Highway 1

Open Innovation from PCH & Highway 1

「共創」合作攜手未來

在國外,或者就說是在美國,就有比較多透過加速器/孵化器來做這一類的創新,也就是開放式創新,企業相對於新創擁有的確實是資源 ,但是其相對的弱點卻是 Flexibility & Speed ,透過孵化器/加速器與新創做合作,協同探索出未來,這樣以台灣最擅長的成本論點來看,其實是最省成本的方式,例如美國的Highway 1就是這樣的模式。

Open Innovation @ SSX & Corps

Open Innovation @ SSX & Corps

而如上圖的模式,其實是很適合台灣的模式,台灣其實有著相當多類似PCH的角色,但能夠實質做到Highway 1的卻幾乎沒有,而這就是 South Star Xelerator 南星創速器與企業合作的模式了,其特別之處在於,能夠真正擁抱開放式創新,以及兼顧企業定向的方式。

企業定向的模式,是從企業本身擅長的出發,而去從事企業自身看到的未來,其最大風險大概就在於,未來是不可能看的準的,而PCH看懂了這件事情,所以將所有的創新,或者我們說的混亂都放在了Highway 1,而PCH本身依然做著自己擅長的事情。

這樣的方式厲害的地方在於:等同通殺了可能的各種新創機會,不管是否是自己目前所看懂的,或者是擅長的,在一開始就透過像Highway 1這樣的硬體加速器(設定大方向)來做,並且透過早期的種子投資,取得與新創團隊的有效關係,而當新創團隊從Highway 1畢業後,能夠使用到PCH服務的,就可以繼續走下去,而透過第三階段的Fab.com,則可以來協助新創團隊做銷售(目前尚未顯著)。

如此,不僅看穿了創新的困難,而且也承認了創新的困難,並且透過Co-Creation 的方式來和各種新創團隊合作、建立關係,也可以藉此找到企業未來的機會,拿出資源之餘,也透過早期投資,來建立好與新創團隊/人才有效的關係。

不打嘴砲說著創新投資投百中一,但總希望自己就是那個一,而不需要走過那一百,此模式就是直接承認、並紮實的做著投百中一,而漸進的將那個一,進一步做到二,甚至五,並且透過新創團隊的使命,即MakeImpact,來創造自己企業的未來,而非只是複製出無數個小於自身的小企業,這就是目前的SSX,透過 I/O-Lab 的開放創新實驗室所在做的,也是我們與企業的合作項目。

I/O-Lab 開放創新實驗室

I/O-Lab 開放創新實驗室

創新很難,硬體很難!所以我們攜手願意一起合作的企業,一同紮實地找到未來。

(本文同步發表於作者部落格,原文連結

Lman
Lman

Author: Lman

擁有超過15年的軟硬體經驗,於產品線規劃、經營管理有完整的歷練,並長於跨領域團隊建立、產品策略、產品生命週期管理,並對智能硬件規劃及行銷有著豐富的經驗。 過往任職於國內外嵌入式硬體公司,及負責矽谷新創公司台灣子公司設立及營運。創辦了南星創速器(South Star Xelerator)來與新創團隊共創未來。 部落格:Entrepreneur Adventure

Share This Post On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