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r太美麗】從互動設計到電子紡織自造

   

本文為2015年8月20日MakerPRO華山分享會的活動報導,主題為《從互動設計到電子紡織自造》,分享者分別是帝凱科技共同創辦人林義翔,以及設計師施惟捷。

談起Arduino的源起,很多人都知道是由義大利一間高科技設計學校的兩位老師,為了學生找不到便宜好用的微控制器而設計出的電路板。不過除了學生之外,Arduino的初衷是讓幾乎任何人,即使是不懂電腦編成,也可以利用它作出很酷的東西,這其中當然也包含設計師和藝術家。

事實上,自Arduino問世之後,以經有不少的設計師和藝術家作出不少的科技藝術,其中一個重要的應用流派就稱之為互動科技。除此之外,Arduino也經常被用來設計穿戴在身上的服裝,當傳統服飾融入科技元素,服裝設計將迸出更多的新火花。

Maker可以怎麼玩互動科技?

資深的台灣Maker們,大多對於Arduino.tw的創辦人林義翔和劉士達不陌生,他們算是台灣早期推動Arduino學習的元老級人物,而近幾年他們更專注於使用Arduino作互動藝術科技,並為此成立了帝凱科技,完成許多作品,利如日光域、解密國家寶藏等。

帝凱科技創辦人 林義翔

林義翔表示,這些作品的完成,背後除了帝凱科技提供技術上的支援之外,還有負責藝術發想的豪華朗機工以及道具製作的ACETONE。他也表示,互動科技近幾年來能夠這麼順利發展其實得歸功於開放硬體,方便的工具降低科技門檻,讓設計師的創意能夠更快速的實現,也因此越是開放就越有創意。

而隨著越來越專精於這個領域,帝凱科技也越玩越複雜,在完美互動藝術呈現的背後,依賴的是完美精細的控制。近幾年,越來越熟練的控制加上經驗累積後,互動科技也逐漸從桌子、牆壁、地板延伸到3D空間,國內外也不時可以見到大型的商業式互動科技,利如ART+COM在BMW博物館內設計的Kinetic Sculpture 動力雕塑,或是國內天工開物設計的花博夢想館。

但是林義翔指出這五年來在互動科技上的體認,雖說越開放越有創意,但是太過方便的工具也帶來一些隱憂,尤其是大型商業化的作品一旦有設計上有錯誤,很多人通常不知該如何下手解決。有過許多救火經驗的他們最常看到的是控制細節或製作上的出錯,讓一個作品在桌上實驗都通過後,放在戶外卻會遇到許多突發狀況。

林義翔指出,「只有半桶水就想把互動設計當飯吃,只會自討苦吃。」

林義翔指出,「只有半桶水就想把互動設計當飯吃,只會自討苦吃。」

林義翔以日光域為例,日光域曾在寶藏巖、月津港元宵燈節甚至是英國曼徹斯特鐵道旁展出,每一次的展出除了因應地形或環境不同在造型上有所變化以外,也必須因應氣候不同在技術上有不同的考量。

林義翔笑著說:「當初非常希望可以看到作品被雪覆蓋的模樣,可惜在曼徹斯特沒有遇到下雪。」也因當初曾走過令人很苦惱的路,林義翔對於想要作互動科技的Maker提出建議,除了要注意很多的小細節之外,技術仍然是互動科技的根本,必須非常紮實的練好技術才有可能將作品做好。

電子紡織和數位手藝品的產業革命

在三月的社群共創之夜中,設計師施惟捷帶來了他的電射光線作品《我在這裡畫一條線》令人驚艷,而這次他要分享的是另一個主題-電子紡織(e-textile)。

第一次接觸電子紡織是在一次的服裝接案,當時為了因應酷炫的舞台設計,施惟捷參考了國外案例,想要將電路設計放到服裝當中。當然,想要將兩種不同領域的東西結合,讓他遇到不少問題,但也因此,一頭栽入電子紡織,著迷於這個軟性世界。

設計師施惟捷一頭栽進電子紡織的手作世界。

隨著穿戴式技術的發展,電子紡織也逐漸成為重要研發的項目之一,例如Google的Project Jacquard就是以開發導電紗為主。剛從巴黎電子織品工作坊(E-Textile Summer Camp)回來,施惟捷指出,目前歐洲尤其是德國也非常專注於導電紡織材料的開發,在工作坊當中,也可見到大家嘗試多種不同的材料,玩出許多的可能性,例如有人在紙張上面印了導電膠線圈,可以用來接收聲音,有人做出觸控介面,也有人利用導電墨水印出按鈕。

對於電子紡織,施惟捷追求的不是時尚,而是透過材料與人或文化有所連結。

由於奈米技術的成熟,使的金屬更容易與織物混合,帶來更不一樣的設計。但是對於電子紡織,施惟捷追求的不是時尚,而是透過材料與人或文化有所連結。他希望做出一件衣服,可以透過網路跟人或者傳統文化互動,他認為,這些材料除了本身有趣以外,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也會對於社會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因此,就現階段對施惟捷來說,研究材料已不是他主要的課題,他更專注的,是可以拿它來做出什麼。自造者運動人人都能做,但除了考慮到作品的質感,施惟捷認為,若能加上不同的材料,結合兩種不同的領域,讓兩個不同的社群連結,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丁于珊
丁于珊

Author: 丁于珊

從傳播系闖進科技圈,書寫硬底子的動人故事。現任CTIMES採訪編輯及MakerPRO共筆作者。

Share This Post On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