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T取經(2)] 具創新動力的新創事業,才能影響未來

   

 

在全球乘著數位化新科技向前衝刺過程中,台灣似乎處於稍有落後的地位,不少有識之士也相當憂心。身為科技教育工作者,總覺得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因此,趁著這次時代基金會(EPOCH)與MIT合辦兩年一次論壇的機會,我們飛越半個地球,千里取經,希望透過跨領域學習,將創新與創造價值的真正有用做法,帶回國內。

MIT校長Rafael Reif與台大副校長陳良基教授(圖:陳良基)

MIT校長Rafael Reif與台大副校長陳良基教授(圖:陳良基)

這次論壇的詳細課程內容就不再一一敘述,但還是有個心得想與大家分享。那就是MIT已經是全球知名有卓越創新及創業成果的學府,為何MIT校長仍要在2013年推出新的創新方案(Innovation Initiative)?

這問題的背景是,今年我們在台大正好在規劃台大未來五年中程計畫,當時,我召開幾次會議後,大家一致認為台大一定要跳脫以往只是行禮如儀的計劃書形式,要有新思維,才能真正帶動台大更多創新,並以創新成果,迎接不久將來臨的百年校慶。那時候,我並不知道MIT 有這樣的方案,而且我們就決定以”創意創業”(Creativity and Entrepreneurship)為台大的 New Initiative。現在看來正好與MIT有異曲同工之妙!

MIT 校長Rafael Reif教授自2012年接任校長工作後,非常積極推動創新,除到處走訪重要的業界校友,並於去年(2014)一月啟動 MIT Innovation Initiative。

大家可能想說是因為MIT以往創新做的不夠好,所以需要加強推動。其實不然,Rafael Reif教授上任至今,我跟他見過三次面,他很自豪MIT校友師生在近二十幾年來,已創立了高達26500間新創公司,創造了將近三百三十萬個新工作機會,這些公司在2006年的統計,就締造了將近每年兩兆美元的年營收。去年起 QS 的大學排名更一舉將MIT 評選為全球第一的大學。

MIT:將創新轉換成社會效益

在這樣亮眼成果光環下,Reif 校長卻認為時代快速轉變中,MIT必須加速地將創新轉換成社會效益(Impact),他把這個挑戰當成MIT的使命,在徵詢過各界的意見後,他成立了Innovation Center來推動 Innovation Initiative,專責四大方向:

  1. 推動 Idea-to-Impact 教學與研究;
  2. 建置涵蓋教師、學生、業界的創新社群;
  3. 針對全球化之需求,重組含資金、實體、數位之創新環境;
  4. 以科學化之分析作法協助新實驗室、題材之開發;

他更特別任命了兩位不同領域的 Director,一位是來自工學院的 Vladimir Bulović 教授,一位是來自史隆管理學院的Fiona Murray 教授。這兩位負責人這次都特別抽出時間跟我們碰面,現身說法詳細解釋 MIT Innovation Initiative 的做法和內涵。

在前述大方向下,他們發現真正對未來影響更大的是所謂IDE (Innovation-driven Enterprise),也可稱為”具創新動力的新創事業”,強調創新技術本質,且要能兼顧未來時代需求。而在鼓吹IDE的同時,則利用此新方向,加強與合作夥伴、創業家、創投、業師、產業界、師生間之合作關係。

Fiona 用了一個公式做說明,我覺得這公式的內涵非常值得我們深思。她說:

Impact =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意思就是說如果只有創新,或是只有創業,對社會效益的貢獻都微乎其微,唯有創新和創業的組合,才能發揮對社會加乘的效益。

對比於 MIT啟動的創新方案(Innovation Initiative),我們在台大內部規劃台大未來五年中程計畫時,所選定的”創意創業”( Creativity and Entrepreneurship)為台大的 New Initiative,看來應該是非常正確的大方向。有了與世界知名學府一致的大方向,接下來就是全校的執行力展現了。

目前我們也已成立台大的創意創業研究中心,總攬並統籌全校的New Initiative,並規劃在水源校區成立本校的創業園區,包括創業加速器、D-school等,搭配鑽石種子基金、(台大)椰林創業基金、海內外業師、會計師、律師等資源,希望能逐步鼓舞有創新技術師生們,勇於將結果轉化為社會效益,讓台大的科技真的能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

反觀台灣:需跳脫淺盤式思維

在五天課程中,我們就請到也聽到了三本在創新創業領域暢銷書作者的課程,非常佩服他們做學問的廣度和深度。比較起國內的學者,普遍習慣於撰寫的 SCI 或 SSCI 論文,只針對較狹窄題材或單點分析,他們的研究文化很明顯長於拉開整個時間軸或空間軸線的大範圍探索,也因此有更深度,且主動式的建立自我理論觀點。

這其實正好是台灣這種淺盤式、以及被動式反應的研究所欠缺。

說起來台灣整個社會也是這種淺盤式、以及被動式的反應各種碰到的問題,台灣的專業人士欠缺能靜心長期耕耘的心境與環境,因而常常無法透過專業能力去主動發掘社會中該解決的長期問題,只好等問題爆出來時,再來整個社會民粹式的反應。創新的力量無法在社會深耕殊為可惜,學界宜多多反省。

另一項觀察是,在課程安排上,他們的籌備團隊,很會利用各種機會行銷他們覺得能行銷的好成果。就例如邀請這三位作者到場,很顯然就是在推銷他們的創新理論,行銷他們的研究成果。

對比台灣的許多研究界,長於研究者,通常不耐對大眾或跨領域行銷科學成果,學校單位主管也往往過於忙碌,無暇好好體會較有深廣度的研究,導致知識份子的知識力量無法擴散,也讓社會失去領受台灣的自我研究成果,甚為可惜。

也許,我們除了一般對學生上課時的傳達理念之外,也應能透過更多跨領域、跨界的學術活動,讓真正有深度的學術力量成為引導社會的正面積極力量!

西方取經也許是歷史的故事,我們希望歷史能重演,期盼透過這次向西方優秀學府的學習,讓台大有躍昇之契機!

閱讀上篇:[MIT取經(1)]不只創造產品,還要創造整個價值鏈

國內去的學員除台大同仁外,還有由時代基金會創辦人徐小波執行長所帶領的業界高層,包含廣達、台積電、聯發科技、台達電、富邦、新光、華新麗華、永豐餘等高階經理人共約五十人,陣容龐大。(圖:陳良基)

國內去的學員除台大同仁外,還有由時代基金會創辦人徐小波執行長所帶領的業界高層,包含廣達、台積電、聯發科技、台達電、富邦、新光、華新麗華、永豐餘等高階經理人共約五十人,陣容龐大。(圖:陳良基)

Author:

Share This Post On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